關於福島第一核電站ALPS(多核種除去設備)處理水的Q&A
2021/6/2
關於福島第一核電站ALPS(多核種除去設備)處理水的Q&A
(問1)日本是否將會把東電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核污水」排入海洋? |
(答)
- 這次決定在可靠地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從東電福島第一核電廠排放入海洋的並非「核污水」,而是「ALPS處理水」。通過被稱為ALPS的裝置對「核污水」進行淨化處理,將氚以外的放射性物質去除至符合環境排放過程中的監管水平。在排放ALPS處理水到海洋之際,氚的濃度將以海水大幅稀釋100倍以上,直至低於日本受監管水平的四十分之一。隨著這個稀釋過程,氚以外的放射性物質也同樣會由監管水平値再被大幅度稀釋。
- 日本政府絕不允許不符合監管水平的「核污水」被排放入海洋。
- 實際的排放將在作為實施主體的東京電力提交處置計劃後,並於取得根據科學、技術的最新資訊而作出判斷的獨立機構原子能管制委員會的必要認可的基礎下進行,目標於約兩年後開始。
- 日本政府將繼續基於科學根據,以高透明度向國際社會進行有關ALPS處理水安全性的說明。
(問2)就源自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的「核污水」,海外知名的科學家及團體指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那果然是跟一般核電廠排放出的水不同的吧? |
(答)
- 根據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ICRP)的建議等,世界各國的監管水平並不按事故反應堆還是正常反應堆進行區分,而是按照包含的所有核種的放射線影響的總和量進行判斷。換言之,不僅僅是按照包含核種的種類和含量,而是看換算成對人體的影響後的總數值是否達至一定水平來判斷。
- 因此,即使是從事故反應堆產生的放射性物質,只要遵守相關監管水平,對於人體以及環境的安全是能夠得到一如既往的保障的。
- 另外,在處置處理水的時候,將確切地遵守監管,基於科學根據確保處理水與一般核電廠排出的水同樣安全。在此之上,排放前的處理水的抽樣結果和排放後的海洋監測結果也將接受IAEA的評價,確保高透明性和客觀性。
(問3)即使被排放的水中所含有的氚的濃度符合一定的標準,日後排入海洋的「ALPS處理水」是否仍將是大量的?是否無可避免比一般核電廠定期排放的量多?因此,在進行排放的期間,是否會出現超出正常水平的排放量?同時,重新進行處理、淨化的過程是否會對海洋環境造成其他方面的影響? |
(答)
- 有關由東電福島第一核電廠排放到海洋的ALPS處理水,其每年的排放量是低於事故發生前所設定的管理目標值22兆貝克的。
【参考】 世界各國主要核電廠的氚排放(
參照附圖)
- 事故發生後用於冷卻東電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水,和流入核電廠建築內的地下水及雨水,通過一種名為ALPS - 用以去除62種對象核種的設備 - 加以淨化。經淨化後,所含氚以外的放射性物質的量低於日本受監管水平値的水,與所謂的核污水不同,並被區分為「ALPS處理水」。
- 即使通過ALPS加以處理,也無法去除與水擁有大致相同化學性質、含弱放射性的氚。但氚這種物質也存在於自然界,日常生活中的雨水、河川、自來水之中也含有氚。此外,全世界的核電廠亦會產生氚。各國的核電廠按照國際標準和國際慣例制定各自的規定,對核電廠產生的含氚等放射性物質的水進行管理,並經過稀釋,才排放到海洋或大氣之中。
- 在排放ALPS處理水的時候,會用海水將氚的濃度大幅稀釋100倍以上,直至低於日本受監管水平的四十分之一、世界衞生組織(WHO)飲用水安全標準的七分之一以下。隨著這個稀釋過程,氚以外的放射性物質亦同樣會被大幅稀釋。
- 有關氚以外的放射性物質超出監管值的處理中的水,以及新產生的核污水,在排入海洋之前會持續進行淨化,直至確認氚以外的放射性物質降至監管水平以下。而且,由於會再以海水大幅稀釋100倍以上,所以其放射性物質的濃度相比於監管水平而言是處於極低水平的。
- 2020年2月10日公布的ALPS小組委員會的報告指出,就有關水蒸氣排放及海洋排放,透過使用聯合國原子輻射影響科學委員會(UNSCEAR)的方法進行放射性影響評估的結果顯示,按照年排放量22兆貝克加以處理時,數值將低於日本的自然放射線影響(2.1mSv/年)的十萬分之一。
- 日本政府及東京電力一直以來都從多個角度就海洋排放對環境所產生的影響進行研究。在將ALPS處理水排放入海之前,日本計劃基於科學根據並參照相關國際法和國際慣例,採取評估可能對海洋環境產生的潛在影響的措施。在接受IAEA的評價並採取用以掌握環境影響的措施的同時,亦會以高透明度向國際社會詳細地公開資訊。
(問4)關於氚以外的放射性物質,一般核電站排放的水中是絕不會含有的。所以,要想將因「事故」所導致的「處理水」完全去除是不可能的吧?因此,「事故」所產生的水中,雖然是微量,但不也含有一定量一般核電廠排放的水中不會含有的放射性物質嗎? |
(答)
- 根據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ICRP)的建議等,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國的監管水平並不按事故反應堆還是正常反應堆進行區分,而是按照包含的所有核種的放射線影響的總和量進行判斷。換言之,不僅僅是按照包含核種的種類或量,而是看換算成對人體的影響後的總數值是否符合一定的水平值加以判斷。
- 因此,即使是事故反應堆產生的放射性物質,只要遵守相關監管水平,對人體以及環境的安全也能夠得到一如既往的保障。
- 同時,一般核電廠排出的水中也包含氚以外的放射性物質,各國的政府部門等都各自對其內容加以公布。
- 從東電福島第一核電廠排放的水,經過放射性物質的淨化和海水稀釋後,也同各國核電廠排放的水一樣,根據基於國際標準制定的日本的監管水平,在充分確保對人體和環境安全的基礎上進行排放,此外亦將接受IAEA的審查。
- 同時,開始排放之後也將和IAEA合作,持續開展監測和審查,通過公開數據等方式確保國際間的高透明度,進行詳細的說明。
(問5)聽說在日本國內也有反對的聲音。這種情況下是否應該停止進行海洋排放?歸根究柢,日本國內對於將處理水排入大海的批判和擔憂,本身不也是因為日本政府沒法在事實層面上斷言完全沒有影響並以此打消擔憂而導致的嗎? |
(答)
- 在日本國內,特別是漁民之間,對水產品等的「風評損害」(因沒有根據的謠言而做成的經濟、名譽等損失) 有很大的憂慮,這是事實。為了消除這些不安及憂慮,日本政府計劃採取,在第三方參與下對放射性物質分析,以及加強和改善海洋排放前後的監測等措施。
- 世界各國一般均按照於國際標準下各自訂立的國內標準,進行核電站放射性廢棄物的海洋排放,而ALPS處理水的海洋排放亦將同樣地切實遵守符合國際標準的國內標準進行。這方面,也被IAEA評價為「技術上可行並且符合國際慣例」。
- 將來進行海洋排放時,日本亦將採取符合各國用以參照、遵守的國際標準以及國際慣例的措施,基於科學根據開展驗證和準備工作,並於與IAEA的合作下,以高度透明的方式向國際社會仔細解釋。
(問6)「ALPS處理水」將會對人體健康帶來不良影響不是嗎?對海產等食品也產生影響不是嗎?美國自事故發生以來亦對日本產的農產品採取進口管制不是嗎? |
(答)
- 日本政府充分考慮到對環境及人體健康與安全產生的影響, 將不允許不達至基於國際標準下管制標準的水從現存的儲水罐排入大海。當要把儲水罐中保存的水排入大海時,將通過再淨化及以海水大幅度稀釋100倍以上等措施,於切實遵守管制標準的基礎上進行排放。
- 於2020年2月10日公佈的ALPS小組委員會報告中,關於蒸發釋放及海洋排放,以UNSCEAR的方法進行的放射性影響評估結果顯示,按照年排放量22兆貝克加以處理時,數值將低於日本天然輻射量影響(2.1mSv/年)的十萬分之一。而該UNSCEAR的方法亦已考慮到通過攝取海產所受到的內部輻射。
- 日本基於科學根據實施嚴格的食品監管系統以及相關限制措施以確保日本產食品的安全。具體來說,日本是以國際標準CODEX,對於一般食品中放射性銫的標準值(1,000貝克/kg)的十分之一(=100貝克/kg)定為嚴格的標準值加以管理,以此確保食品的安全性。
- 建基於此,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於ALPS處理水的處置方案決定後,作出了「認為海洋排放對 (1)從日本進口的食品、(2)包括在美國沿岸捕獲的海產在內,美國國產食品的安全性不構成影響」的評價。
- 在此之上,美國僅僅停止進口日本政府限制出貨的農產品。而包括海產在內,日本向美國出口的主要農林水產品和食品,由於日本國內沒有限制出口,美國並沒有採取任何的進口管制措施。
- 另一方面,自2011年的核事故經過了10年,現在仍然對受日本國內出貨限制以外的日本產的農林水產品實施停止進口措施的國家或地區,全世界只有中國、韓國、台灣、香港和澳門。
(問7)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內容,不應該先取得臨近國家的理解再就方案做出決定嗎? |
(答)
- ALPS處理水的海洋排放,與各國核電站排放的水一樣,均遵照基於國際標準的國內標準,在充分確保對人體和環境安全的基礎上進行排放。並無公約等就此類海洋排放加以規定需有義務取得其他國家事先理解。
- 目前為止,對於鄰近國家, 除向國際社會的信息發布外,亦已多次安排對個別進行說明的機會。今後仍會繼續以高度透明的方式並以科學證據為基礎提供正確資訊。
(問8)日本單方面決定排入大海是有問題的,不是嗎?不應該提前向利害關係者以及週邊國家進行充分的說明嗎? |
(答)
- 日本自東電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發生後,受到IAEA的反覆監測和審查。有關「ALPS處理水」的處置,除同樣與IAEA開展合作外,亦會以向各國駐東京外交使團等舉辦說明會等方式加以應對。
- 關於東電福島第一核電站廢止措施的相關工作,日本政府將繼續與IAEA保持合作,高度透明並以科學證據為基礎提供正確資訊。
【參考】最近(2021年4月13日):Briefing Session on the Basic Policy of Handling of Multi-nuclide Removal Equipment (ALPS) Treated Water at TEPCO’s Fukushima Daiichi Nuclear Power Station(English)
https://www.meti.go.jp/english/press/2021/0413_001.html
(問9)為甚麼是排入海洋?儲水罐滿了本身不是理由,也還有其他的辦法吧?日本政府不就是因為費用便宜才選擇海洋排放嗎? |
(答)
- 日本在決定ALPS處理水的處置方法之際,格羅西IAEA總幹事作出了“日本選擇的海洋排放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並且符合國際慣例”的評價。
- 今後,為了能夠安全地開展東電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廢堆工作,用於取出核反應堆中殘存燃料塊的設施的建設工作等需要留出巨大空間。為此,包括現在建有儲水罐的空間在內,有必要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場地。在如今空間緊迫的情況下,ALPS處理水的處置是無法迴避的課題。
- 同時,關於ALPS處理水的處置方法,日本經過專家長達6年以上的討論,對長期保管以及5種方法(注入地殼、地下掩埋、氫排放(※把氚轉化為氣體排放)、以水蒸氣形式排入大氣、海洋排放)進行了研究。其中,考慮到海洋排放具有現實可操作性,已經存在國際社會的諸多先例,以及向環境中排放後可以切實、穩定的進行監督,決定了相關方針。因此,並非是“因為費用便宜才選擇海洋排放”。
(問10)如果“ALPS”處理水沒有問題,不是應該向日本國內的湖或河川排放嗎?不是應該想辦法建造人工湖或攔水工程,使得即使排向海洋也使影響止於領海之內,避免對他國也利用的海洋帶來影響嗎?即使“ALPS處理水”的影響小,作為負責任的國家,為了對他國產生之影響減至最少,即使投入更多成本,不也應該盡可能採取措施嗎? |
(答)
- 福島第一核電站周邊海洋環境中的放射性氚的濃度,在自然狀態下也有0.1~1貝克/升(即所謂的「背景輻射水平」)。目前為止的模擬結果顯示,如果每年排放22兆貝克的ALPS處理水,放射性氚的濃度超過背景輻射水平的範圍局限在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半徑2km之內。
- 世界各國均按照基於國際標準各國各自確定的標準普遍性地進行著核電站放射性廢棄物的海洋排放,ALPS處理水的海洋排放也同樣將切實遵守基於國際標準的國內標準。 IAEA對於ALPS處理水的海洋排放也作出了“技術上是可行的,並且符合國際慣例”的評價。
- 日本政府及東京電力一直以來從多個角度對海洋排放對環境產生的影響進行了研究。在將ALPS處理水排放入海之前,我國計劃採取措施基於科學根據並參照相關國際法和國際慣例,評估可能對海洋環境產生的潛在影響。在接受IAEA的評價並採取措施掌握環境影響的同時,以高透明度的方針地向國際社會詳細地公開信息。
(答)
- 日本作為負責任的IAEA加盟國,東電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以來,接待了16次的IAEA審查團。今後也將通過接待IAEA專家等確保客觀、透明。
- 相關報告可透過以下連結查閱。
https://www.meti.go.jp/english/earthquake/nuclear/decommissioning/iaea_review.html
https://www.iaea.org/sites/default/files/20/04/review-report-020420.pdf
(問12)不限於國際機構,擔心受到影響的鄰近國家、太平洋島嶼國家等被認為具有直接利害關係的國家不也應該被允許參與審查嗎? |
(答)
- 日本作為負責任的IAEA加盟國,一直以來都在接待IAEA的評價團。今後也將同作為具有專業見地的國際機構的IAEA合作,積累科學、客觀和透明的討論,向國際社會進行詳細的說明。
【參考】近期(2021年4月13日):Briefing Session on the Basic Policy of Handling of Multi-nuclide Removal Equipment (ALPS) Treated Water at TEPCO’s Fukushima Daiichi Nuclear Power Station(English)
https://www.meti.go.jp/english/press/2021/0413_001.html
◇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