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手工作業的形態 - 傳統與手藝 -
2019/2/22
《日本手工作業的形態 - 傳統與手藝 - 》展覽
![]() 由日本國駐香港總領事館以及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所主辦的《日本手工作業的形態 - 傳統與手藝 - 》將於3月2日至14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1號展覽館舉行。 在我們身邊有各種各樣源自於日常生活且實用的工藝品。陶藝、染織、金屬工藝品、漆器、木竹工藝品、紙張等發揮其各自原材料的特性,通過採用相宜得當的技術(手藝),創造出方便使用且兼具美感的各種物件。 本次展覽會,將會以日本傳產法(傳統工藝品產業振興法)指定代表性「傳統工藝品」為核心,輔以各位工藝作家的作品,向您展示源自日本各地的傳統技術與原材料的「手工作業的形態」。 展覽會期間會舉行多個講座及手作坊,參加費用全免,歡迎大家報名參加。 《日本手工作業的形態 - 傳統與手藝 - 》展覽 日期:2019年3月2日(六)-3月14日(四) 時間:09:00-20:00 地點: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1號展覽館 |
(1)藍染(SUKUMO LEATHER)講座![]() |
SUKUMO皮革採用的 「蒅(SUKUMO)」由乾燥、熟成和發酵藍葉製成。天然的製作過程中賦予其獨特的靛藍色。遵循600年的日本傳統,「蒅SUKUMO」染料在德島縣的阿波地區生產。而SUKUMO皮革則是在日本最具歷史性的城市-京都,利用桂川水系的地下水所染製。京都藍染師淺井直幸先生將會為大家分享藍染皮革的製造過程。 日期:2019年3月3日(星期日)(已完結) 時間:14:00-15:00 地點: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1號活動室 語言:日語+廣東話翻譯 講者:淺井直幸(Naoyuki ASAI)先生。生於京都,京都淺井蠟纈有限公司(有限会社 浅井ローケツ)第二代負責人。與父親淺井正文先生一同以「蠟纈染(ローケツ)」等高度的染色技術支撐著京都的傳統和服。淺井先生不斷尋找在各種材質上使用天然藍染技術的可能性,於2013年9月發佈天然藍染皮革「SUKUMO Leather」。 如欲報名,請於2月27日前把參加者及同行者(如有)全名及聯絡電話號碼電郵至registration@hn.mofa.go.jp,電郵標題請註明《申請參加藍染講座》,本館將於稍後以電郵通知結果。 如有疑問,請致電日本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廣報文化部(852)2522-1184。 *每名參加者可帶同一位同行者參加 *請注意,參加者及同行者須年滿16歲。 |
(2)日本鐵器講座![]() |
講者江田蕙先生是鐵器世家江雲堂的第23代傳人,擅長用稀少的鐵材「和銑」製造鐵茶壺及鐵瓶等等鐵器。講座中江田先生將會為大家介紹鐵器的製作過程及即場示範。 日期:2019年3月3日(星期日)(已完結) 時間:15:30-16:30 地點: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1號活動室 語言:日語+廣東話翻譯 講者:江田蕙(Kei EDA)先生。伊達藩御用鑄物師江田家第23代傳人。擅長製作茶道鐵器,獲獎無數,作品曾於日本國內外展出。於2018年傳統工藝日本金工展獲得「文部科學大臣賞」。 如欲報名,請於2月27日前把參加者及同行者(如有)全名及聯絡電話號碼電郵至registration@hn.mofa.go.jp,電郵標題請註明《申請參加鐵器講座》,本館將於稍後以電郵通知結果。 如有疑問,請致電日本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廣報文化部(852)2522-1184。 *每名參加者可帶同一位同行者參加 *請注意,參加者及同行者須年滿16歲。 |
(3)木目貼布人形工作坊![]() ![]() |
「木目込人形」(きめこみにんぎょう)是木/桐塑製人偶的一種。「木目込人形」中文譯作木目貼布人形,是江戶時代中期(約1740年),京都上賀茂神社的祭典上使用的人偶,至今差不多有300年歷史。 擁有「上賀茂流真多呂人形教授」資格的楊油光先生(Brandon YEUNG)將會為大家講解什麼是木目貼布人形,並讓參加者即場作簡單的貼布體驗。 日期:2019年3月9日(星期六) 時間:(第一節)15:00-16:00(已滿額),(第二節)16:30-17:30(已滿額) 地點: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2號活動室 語言:廣東話 講者:楊油光(Brandon YEUNG)先生。2007年起在港跟隨石川真睦子老師學習木目貼布人形的製作技術。石川老師於2012年歸國,楊先生於2013年12月遠赴東京,在石川老師的指導下修畢教授檢定課程,並考獲「上賀茂流真多呂人形教授」資格。 如欲報名,請於3月7日前把參加者及同行者(如有)全名及聯絡電話號碼電郵至registration@hn.mofa.go.jp,電郵標題請註明《申請參加木目貼布人形工作坊講座第X節》本館將於稍後以電郵通知結果。 如有疑問,請致電日本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廣報文化部(852)2522-1184。 *每名參加者可帶同一位同行者參加 *請注意,參加者及同行者須年滿16歲。 |
(4)講座:由本地手工藝店店主細說《手工藝文化的故事》 Mini Talk:"Story of Crafts culture" by Local Craft shop owners ![]() ![]() ![]() ![]() |
講座將由三位於香港經營手工藝品店的店主為大家分享在香港的日常生活,以及本地文化相關的手工藝品,從中發掘手工藝品的魅力。 日期:2019年3月10日(星期日)(已滿額) 時間:13:00-14:00 地點: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1號展覽館 語言:英語及廣東話 講者:Pan TANG (MIDWAY shop), Susanna PANG (The Gallery by SOIL), Junko GENNAMI (ARTS & CRAFTS STUDIO) 主持:Seiki MORI (studio ARRT) 講者及主持簡介(相片左起): Pan TANG:位於深水埗的MIDWAY Shop之店主及主要設計師。親自走訪日本各地,對物品製作的重要性與生活品質有深刻的見解,是一位能夠向他人傳遞物品製作文化的店主。 Susanna PANG:以推廣亞洲工藝為宗旨創辦SOIL Limited。於中環元創坊(PMQ)設有販賣店,並於上環普慶坊設有以漆器為中心的工藝廊。至今已介紹多位日本藝術家予港人認識。 Junko GENNAMI:JG International Consulting Limited負責人、設計顧問。在中環元創坊(PMQ)設有ARTS & CRAFTS STUDIO,將日本的藝術家和匠人介紹至海外。 Seiki MORI:Studio ARRT亞洲設研工作室代表。2012年起為Good Design Award的大中華及香港區代表,透過此計畫支持設計界的發展。 如欲報名,請於3月7日前把參加者及同行者(如有)全名及聯絡電話號碼電郵至registration@hn.mofa.go.jp,電郵標題請註明《申請參加手工藝文化的故事講座》,本館將於稍後以電郵通知結果。 如有疑問,請致電日本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廣報文化部(852)2522-1184。 *每名參加者可帶同一位同行者參加 *請注意,參加者及同行者須年滿16歲。 |
(5)「環」皮小豬手作坊![]() |
提到紙皮大家會想到什麼?網購?搬屋?執紙皮?原來有9成以上的紙皮經過回收之後可以循環再造,而紙皮除了製成紙皮箱之外還有什麼用途?利用簡單的模版,可以輕易地摺出各種各樣可愛的動物及建築物等等。為迎合今年豬年,本次手作坊將會教大家摺出可愛的親子小豬! *完成品可以自由帶走 日期:2019年3月10日(星期日) 時間:(第一節)14:30-15:00 /(第二節) 15:00-15:30 /(第三節) 15:30-16:00 /(第四節) 16:00-16:30 地點: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1號展覽館 語言:廣東話 年齡:3-16歲(歡迎家長陪同參與) 如欲報名,請於3月7日前把參加者全名及年齡、聯絡電話號碼及希望參加時段電郵至registration@hn.mofa.go.jp,電郵標題請註明《申請參加「環」皮小豬手作坊》,本館將於稍後以電郵通知結果。 如有疑問,請致電日本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廣報文化部(852)2522-11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