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S處理水之海洋排放已經過了1年多, 其安全性日益顯著

2024/11/6
ALPS處理水之海洋排放已經過了1年多, 其安全性日益顯著

  自2023年8月24日ALPS處理水開始海洋排放已經過了1年多,時間越久,數據等資訊積累越多,其安全性也日益顯著。

1.ALPS處理水海洋排放計畫之安全性
  首先要說的是,「ALPS處理水海洋排放是安全的」。我們會有時仍然看到一些文章把海洋排放的水描述為「核汚染水」,但其實排放入海洋的是ALPS處理水,即將氚以外的放射性物質透過一個稱為ALPS(Advanced Liquid Processing System)的裝置進行淨化,直至達到安全標準,而用海水大幅稀釋以便使其中的氚完全符合安全標準後,才被排放。因此在此再次強調,這並非「核污染水」,而是「處理水」,是對人類和環境沒有影響的安全物質。
  關於氚與其他各種核素在海洋擴散、生物濃縮性與長期累積的可能性,東京電力在對於ALPS處理水進行海洋排放的輻射與環境影響評估(REIA)中,依照國際標準和準則進行了仔細的評估,顯示ALPS處理水完全符合日本依照國際準則所制定的安全標準。有鑒於此, 在原子能領域方面具有國際權威地位的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 於2023年7月發布的綜合報告中得出之結論是,將ALPS處理水排放到海洋符合相關國際安全標準,對人類和環境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2.現實進行過的海洋排放的安全性
  第二,IAEA肯定了自去年 8月以來進行的海洋排放本身的安全性。而且,今年3月訪問日本的IAEA總幹事格羅西再確認,ALPS處理水海洋排放完全符合國際標準,並已按計畫安全地進行。今年7月IAEA發布的有關ALPS處理水的檢討安全代表團報告也再確認,ALPS處理水海洋排放是安全地進行的。

3.包括日本及香港/澳門的所有監測結果均無異常
  第三,開始進行海洋排放已經過了一年多,日本、IAEA、包括香港及澳門的第三方已進行了各種監測和檢查,顯示ALPS處理水之海洋排放的安全性是明顯的。具體而言,日本的環境省、水產廳、福島縣和東京電力正與 IAEA及中國、韓國和加拿大等第三方國家的研究機構進行多層監測。而這些監測活動均沒有發現異常情況,排放水中氚等放射性物質的濃度遠低於監管標準,這些監測結果都已全公佈。
  另外,關於水產品中的放射性物質,日本進行的氚分析結果均低於檢測值,而放射性銫分析結果也全部低於日本的食品基準值(100Bq/kg)。 而在香港和澳門,也一直對從日本進口的食品等進行檢查,結果也當然沒有出現超過標準的情況(檢查結果詳見附錄)。 將ALPS處理水排放入海洋是安全的,以及日本的農林水產品和食品也是安全的這個事實,已越來越清晰及得到科學的證明。
  我國在開始向海洋排放後,持續迅速及高度透明地披露監測數據,以確認日本的海洋和水産品的安全性,有關數據同時迅速和恰當地向香港政府及澳門政府提供。

4.香港政府及澳門政府實施進口管制措施欠缺科學根據
  儘管如此,隨著2023年ALPS處理水進行海洋排放後,香港政府及澳門政府對日本農林水產品和食品實施/繼續實施欠缺科學依據的進口管制措施。香港政府對10都縣的水產品,以及澳門政府對10都縣的水產品、生鮮食品及動物源性食品的輸入管制一直持續至今。如前所述,基於ALPS處理水本身的安全性及實際排放入海的安全性,均已獲原子能領域方面具有國際權威地位的國際原子能機構( IAEA)之確認,而日本、IAEA、包括香港及澳門的第三方所進行的各種監測和檢查,均沒有發現任何異常。香港政府及澳門政府至今仍在實施欠缺科學依據的進口管制措施,令人極之遺憾,日本政府正持續要求立即撤銷有關措施。

5.福島核電站曾發生的幾次事案與排放的安全性並無直接關係
  此外, 報道稱,福島核電站曾發生過包括漏水在內的幾次事故,但這些事案與ALPS之海洋排放並無直接關係。例如今年8月9日,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核廢料池發生漏水等,但該事件與ALPS的淨化功能及ALPS處理水之海洋排放無直接關係。經證實後確認該核電站2號機組反應爐廠房內洩漏的水仍在廠房內,沒有洩漏到外部,也沒有洩漏到海洋裡。又及,這種水用於冷卻核廢料池中的燃料棒,與ALPS處理水不同,對ALPS處理水排放入海洋沒有影響。日本政府迅速向IAEA報告此事,而IAEA發佈新聞稿公布此案件與ALPS處理水之排放並無關係。

6.ALPS裝置本身是否有效運作與排放的安全性沒有直接關係
  再者, 有説日本政府目前未能保證ALPS處理水的淨化和稀釋裝置能否長期持續、有效地運作。可是, 經ALPS處理過的水在排放前必須確認是否符合監管標準,如果不符合,則不會被排放。因此,ALPS裝置本身是否有效運作與排放的安全性沒有直接關係。無論如何,我們的立場不變,將在經過設備檢查和確認排放的ALPS處理水符合監管標準等過程後才進行海洋排放。我們將繼續採取一切措施確保安全。

7.日中兩國政府就中方未來恢復日本水產品進口達成一致認識
  順帶一提,當前中國政府也對日本水產品實施進口限制,對此,日本政府至今同中方持續開展多輪磋商,日前就此達成一致認識,并在今年9月20日分別對外公佈。雙方達成的核心内容包括:日方歡迎在IAEA框架下對現有監測安排加以擴充;中方明確將在參與該監測活動後,基於科學證據恢復日本水產品進口。更多詳情,請訪問以下網址。 
 (https://www.mofa.go.jp/press/release/pressite_000001_00598.html
  此外,同月23日,外務大臣上川陽子在紐約會見了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並表示希望基於20日公佈的一致認識,早期開展追加性監測,準確地顯示為撤銷相關限制看得見的進展。
  日本將繼續以高度透明和可靠的方式,迅速及適當地向包括香港及澳門的國際社會提供相關資訊和科學數據等,並繼續要求香港和澳門根據科學證據為應對日本要求立即取消的限制措施早點採取適當行動。
 

(附頁):日本、香港及澳門的檢測概要

(1) 日本方面的檢測概要
東京電力現正對海水、魚類和海藻類進行下列監測。所有結果均低於檢測值。
對象 區域 樣本檢測點數目 分析 頻率
海水 港灣內 10 銫 134,137 每天
    10 每周一次
  港灣外半徑2公里內 2 銫 134,137 每天
    8 銫 134,137 每周一次
    10 每周一次
  沿岸半徑20公里內 6 銫 134,137 每周一次
    6 每周一次
    11 每月一次
  沿岸半徑外20公里 9 銫 134,137 每月一次
    9 每月一次
魚類 沿岸半徑20公里內 11 銫 134,137 每月一次
    11 鍶 90 每年四次
    11 每月一次
海藻類 港灣內 1 銫 134,137 每年三次
  港灣外半徑20公里內 2 銫 134,137 每年三次
    2 碘 129 每年三次
    2 每年三次

福島縣和環境省現正對海水進行下列監測。所有結果均低於檢測限值。
執行者 區域 樣本檢測點數目 分析 頻率
福島縣 排放口周邊2公里圈內 9
快速分析
共34次
環境省 自排放口5公里圈內 3
快速分析
共29次

水產廳亦對水產品進行下列監測。在氚方面,所有數值均低於檢測值;在銫方面,結果亦低於食品的標準值(100Bq/kg)。
對象 樣本數量 分析

自2023年8月起,在距離處理水排放口數公里的
兩個地點進行魚類樣本採集

8種類
282個樣本
氚的
快速分析
(截至2024年9月11日)
自2022年6月起,從北海道到千葉縣的太平洋沿岸
採集的魚類等
57種類
462個樣本
氚的精密分析
(截至2024年8月28日)
在福島縣水域捕獲的魚類等 3,637個樣本
(2023年度)
銫 134,137

關於對於海水及魚類之監測結果, 經濟產業省於網頁內用日語及英語以一目了然的標記形式公開,而東京電力也在綜合海域監測查看系統(ORBS)中,把各機構(環境省、水產廳、福島縣政府、東京電力公司)的氚快速測量數據整合在地圖上,並用日語、英語、中文(簡體及繁體)和韓語等多種語言以供集中查閱。
https://www.monitororbs.jp/ja/

※香港方面的檢測概要
自2023年8月起,對從日本進口的食品及在香港捕獲的本地水産品進行檢測,樣本總計11.7萬個以上(截至2024年10月28日),全部樣本檢測合格。

※澳門方面的檢測概要
自2023年1月起,對從日本進口的食品進行之檢測,樣本總計13.3萬個以上(截至2024年10月28日),全部樣本檢測合格。